郁金香风信子形态区别(郁金香和风信子的形态区别)
看郁金香的特征判断:
一、看形状:形状为水滴型。跟风信子,水仙,大蒜那种偏球形的很不一样,且表皮为棕黄色。
二、看头部:这个最明显。芽点是尖的,不是平口的。
三、看芽点叶子:郁金香的叶子不是像韭菜一样扁平的!由于郁金香和风信子的花剑是球正中间起的,所以叶子都是成包裹的形态的,而水仙和风雨兰花剑是从叶子间起的,所以叶子跟韭菜一样是扁平的。
郁金香的外形有哪些特征?
外形特点:郁金香的鳞茎不大,是偏圆一些的锥形,外面有黄褐色的膜。它的茎叶很光滑,叶形为披针形至卵状披针形。花朵很大,花色有鲜黄色、紫红色或者是洋红色。习性特点:喜欢被阳光照射,但是又很怕炎热的天气,有很好的耐严寒能力。
一、外形特点
1、鳞茎:这种植物的鳞茎并不是很大,形状为偏圆一些的锥形,鳞茎的直径大概是在2-3cm,外面有着一层黄褐色的膜。
2、茎叶:它的茎叶是有白粉的,十分的光滑。叶子有毛,形状为状披针形至卵状披针形,叶子是3-5枚。
3、花:它的花是很大的,为直立的杯状,颜色有很多种,普遍的是鲜黄色、紫红色或者是洋红色,基部的位置会有墨紫斑。
二、习性特点
郁金香是一种长日照的植物,是很喜欢阳光的,所以它在生长的时候要适当的多见阳光。它也是很怕炎热的,不过耐寒的能力是非常好的,就算是冬天的气温比较低,再加上雪天,它也是可以正常的过冬的。而且,它的品种是非常多的,在我国的很多地区都有栽植,分布非常的广泛。
试检索区别郁金香,百合,风信子,萱草,玉簪郁金香:花茎较柔软,每支花茎上一朵花,酒杯状,颜色众多;
百合:叶片由花茎梯次生长,花茎粗纤维较多、较硬,每支花茎上花朵数不等,1—数朵,花瓣数6,每朵花下有一小叶片,颜色众多;
风信子:花茎较粗、较柔软,每支花茎上簇生一椭圆形花球,由数十朵乃至几十朵小花组成;
萱草(黄花菜):叶片为底部丛生,花茎较细、粗纤维较多、较硬,每支花茎上有数朵花,花茎上只有花无叶片,花型同百合,但花要小很多;
玉簪:叶片椭圆形、底部丛生,花茎较细,花朵簇生于花茎顶部,开花梯次开放。
未粘贴、未借鉴、纯手工,完毕。
风信子的什么样子是什么样子风信子 属于球根类植物,其鳞茎为球形或者扁球形,表皮为深色或者褐色、紫色,内部为白色或者黄白色,未开花时和大蒜较为相似,而且风信子的叶片较短,分布在基部,叶形为披针形,花朵呈穗状,适合生长在阳光充足的环境中。
风信子的形态特征
风信子是多年生球根类植物,鳞茎为球形或者扁球形,表面包裹着一层黑色或者褐色的表皮,内部为白色,和大蒜较为相似,而且风信子的叶片基生,呈现披针形,花朵呈穗状分布,花冠为漏斗状,颜色丰富。
风信子的生长习性
风信子喜阳耐寒,适合生长在光照充足的环境中,冬季不采取保暖措施也能顺利过冬,而且风信子在每年的秋季生根,温度在4度左右时更有利于植株的生长,但进入开花期后,温度要调节至15-18度,避免植株花蕾无法开放。
风信子的养殖方法
风信子在生长的过程中容易患上芽腐病、菌核病、病毒病,预防病害时,要对基质和种球消毒,每天喷洒一次多菌灵药剂,抑制病菌的传播,而且要在生长期为风信子喷洒百菌清药剂,抑制病菌的传播。
风信子&郁金香风信子,为风信子科风信子属中的多年生草本植物,具鳞茎。 原来归于百合科,但是现在被认为是一个单独的风信子科的属。风信子原产于地中海和南非
学名得自希腊神话中受太阳神阿波罗宠眷、并被其所掷铁饼误伤而死的美少年雅辛托斯(Hyacinthus)。 荷兰是风信子的主要生产地,在十八世纪时风信子的栽种非常流行,在当时有记录的品种己经超过二千个以上。风信子的花密生,总状花序,花有香味,花色有红色、粉红色、蓝色、白色与黄色等色系。罗马风信子是风信子的一个变种,植株比风信子更小,花较早开,花白色或蓝色。 风信子通常用做庭园种植或做盆花栽培,在自然的环境下,球根在冬天休眠,于春天萌芽开花。花卉生产者常利用冷藏库将风信子的球根储藏在低温下一段时间,以打破球根的休眠,使风信子提早开花,在西洋情人节或农历新年等花卉消费量大的时候开花。 风信子一共有有三种: 李维诺夫风信子 风信子 里海风信子 但是也有人主张将李维诺夫风信子和里海风信子移至小风信子属内,而风信子属内只剩下风信子一种。 以前分类为百合科的一些属,如紫灯花属、绵枣儿属、葡萄风信子属,这些和风信子一样,花密生在花序轴上的植物,其英文名称通常也以某某风信子命名。紫灯花的英名为加州风信子、绵枣儿的英名为野风信子。葡萄风信子和风信子很像,草本,植株矮,花瓣通常为蓝色,常栽培供观赏。 附注 风信子 - Hyacinthus orientalis 罗马风信子 - Hyacinthus orientalis var. albulus 李维诺夫风信子 - Hyacinthus liinowii 里海风信子 - Hyacinthus trcicus 紫灯花属 - Brodiaea 小风信子属 - Hyacinthella 葡萄风信子属 - Muscari 绵枣儿属 - Scilla 图片: upload.wikimedia/ *** /mons/thumb/e/e8/Hyacinthus_orientalis0/200px-Hyacinthus_orientalis0 my.donews/xinna/files/2006/07/风信子 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 郁金香原产于土耳其和中亚细亚一带。按它的原名Tulipa,就是土耳其语“美丽的头巾”之意。早在17世纪奥斯曼帝国的御花园中,曾专门种给皇室贵族观赏。1863年被花商引进荷兰经营,他们为了推销产品特自编造了一个故事:古代有位美丽少女住在雄伟的城堡里,有三位勇士同时爱上了她,一个送她一顶皇冠;一个送把宝剑;一个送块金块。但她对谁都不予钟情,只好向花神祷告。花神深感爱情不能勉强,遂把皇冠变成鲜花,宝剑变成绿叶,金块变成球根,这样合起来便成一棵郁金香了。这故事经传开后更加深了人们对它的钟爱,不少人以拥有新奇的品种而自豪。在花市上商人乘机漫天讨价,甚至要用一头奶牛来换取一颗种头。许多荷兰人因栽种郁金香而致富。并且被公众评选为国花,至今已成为首屈一指的“郁金香大国”,畅销120多个国家,出口量占全世界总出口量的80%以上,它和风车、乳酪和木鞋成为荷兰的“四大国宝”。 由于郁金香具有“皇帝女一不愁嫁”的潜质,许多专家都为选育新品种而废寝忘餐。据统计,全世界郁金香品种共有8100多个。其名称多得令人眼花缭乱。诸如在花瓣上洒有红点的黄花,称为“国王的血”,在花瓣上有条纹分布的红花,称为“奥林匹克火炬”,而花瓣相互抱卷的绊红色花,叫做“情人的热吻”等等。特别是昔日法国作家大仲马曾赞美过一种称为“黑寡妇”的黑郁金香“艳丽得叫人睁不开眼睛,完美得让人透不过气来”之后,黑郁金香更是声价百倍,被花迷们视为稀世奇珍。其实,这品种所开的也不过是紫得发黑而已,并非纯粹的黑色。 “一方水土养育一方英才”。郁金香所散发的魅力使许多人士为之倾倒。世界上许多著名的公园和游览圣地都少不了它。美国的白宫,法国卢浮宫博物馆等的花坛上,每年都有无数游客来流览和观赏它的芳容。不但如此,在艺术插花方面,它又是最难能可贵的花材。它的花柄可长达四、五十厘米,不论高瓶、浅盂、圆缸、方1111,插起来都格外高雅脱俗,清新隽永,令人百看而不厌。 郁金香喜欢在冷凉的气候生长,一般适温为17~2O”C,最怕炎热和闷娟不通风的环境。在华南一带只适宜在冬季栽培。如果露地整畦种植最好种在阳光充足、土质疏松和水足肥丰的地方一,土壤的pH值(酸碱度)以6~7之间,即是不偏酸性,也不偏碱性的中性土壤为宜。如果用来盆栽,则最好选用腐叶上、细河沙、珍珠岩、蘑菇渣、干畜粪和花生麸混合而成的营养上,这样才能生长健壮,顺利开花。 郁金香的种头好像蒜头的样子。困南方很难留种,大多要靠从国外进口。不同的品种其全生育期也有差异。有的从播种到开花需6O多天,有的只有45天左右。如果要求在春节开花,就必须弄清所购的种头生育特性如何。计算播种的时间可从大年初一往后推算天数即为播种日期。同时,在播种前还要对种头进行低温处理,可放在冰箱的下格,控制在5~10”C之间冷藏30天后取出播种,这样才能顺利进行花芽分化,否则就不会开花。通常家庭盆栽最好是选用几个颜色不同,而开花期又能够接近的品种,一齐播在同一个盆里,将来开出有红、黄、紫等多色的鲜花,那就更加美妙,更加华丽了。 图片: kanko.pref.hokkaido.jp/flower/hantai/hanagoyomi/images/zukan_05_1 lotour/imagessnapshot/2006-3-2/33455_12
参考: hebly/hbhh/qwzt/xchh/mh001
***
google图片搜寻
风信子和郁金香都是同科
但是生长状况太不同
但种法差不多
但郁金香生长其间要求很多阳光
否则枝条徒长
花朵很小
开花其间如阳光不足
花朵会垂下
不能企直. 种风信子首先要用花盆比种子本身畧大小小
刚好足够种子放下
有剤迫感就最好
因为才可快开花
未开花时要多晒太阳
到见花柱时就要减少见阳光
花朵开放时
就不要晒太阳了
因为太多阳光会令花朵好快谢.最要注意种风信子不要将不同色种在一起
因不同色是不同香味
如不同香味走在一起会发生很难(文)的气味
就算一盆一色
也不要放在一起
要分开放
太接近也不好.风信子种子浅色香味浓的
各种颜色都不同香味. 2006-11-11 13:32:32 补充: 图片和资料去图书馆找
很多关于此二类植物书可看
风信子和郁金香都有鳞茎,都是在春天开花,开花时都会用鳞茎的养分,最大的不同是:风信子的花是成串的,且叶子较细长。郁金香则是花开单朵,叶子较宽大扁平。
参考: me